從互聯網時代到移動通信時代,再到未來的萬物互聯時代,芯片一直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不僅僅是科技水平的象征,更為重要的則是芯片的背后意味著大量的高薪崗位和巨大的利潤,除了7nm及以下的先進制程,即使是10nm、14nm、28nm、45nm等成熟制程的芯片在物聯網、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等領域也有著廣泛的市場。

高通
為什么高通、德州儀器、博通等企業的年利潤和員工工資如此之高,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在部分芯片領域占據著領導地位。從數據統計來看,2019年芯片進口額3040億美元,2020年芯片進口額3800億美元,2021年芯片進口額4400億美元,已經是石油進口額1800億美元的兩倍多。
從數量上來看,2021年全球芯片進口額為5600億美元,這也就是說我們進口了全球79%的芯片,已經是全球最大的芯片進口國家。如此大的進口額不僅僅存在安全隱患,同時也意味著失去了眾多高薪的職位。

芯片從業者講述斷供
但是這種情況在華為和俄羅斯先后遭到斷供后發生了反轉。除了7nm及以下的先進制程之外,實際上28nm/56nm的成熟制程芯片才是最被廣泛使用的選擇。正像芯片行業從業者所說的那樣,以往我們并不是不能研制出這些芯片,但是由于產量不足導致即使芯片研制出來之后也由于成本和價格的原因難以和國外芯片爭奪市場份額。
如果這種劣勢持續下去,那么國產芯片企業只會面臨無計可施最終被淘汰的結局。但是斷供的出現使得眾多企業產生了危機感,即使國產芯片價格更高也會得到采購訂單。隨著訂單的增加,國產芯片企業的產能以及成本開始得到優化,最終也變得更加具有競爭力,甚至在部分細分領域可以到全球市場上去和德州儀器、博通、意法半導體等老牌科技巨頭爭奪市場。

芯片進口減少283億片
在國產芯片企業的影響之下,不僅僅芯片的價格出現大規模下滑,同時進口芯片數量也出現明顯減少,今年1~5月芯片進口數量同比減少283億片;同時國產芯片數量也開始顯著增加,2021年生產芯片3594.3億片,同比增加33.3%,日均生產芯片數量接近10億片。

比爾蓋茨談斷供影響
對于芯片斷供這種做法,很多西方科技界的專家也表示了反對,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也公開表示芯片斷供將使得美企“失去繼續銷售昂貴芯片”的機會。為什么英特爾、英偉達、微軟、谷歌這些企業的利潤如此之高?因為他們聯合起來掌握了芯片產業的話語權,從芯片到操作系統再到軟件應用程序制定起了一套完整的標準。也正是憑借這些標準他們獲取了大量的利潤,也可以給員工以更優異的待遇。
但是斷供的出現激活了國產芯片企業,在得到了機會之后他們開始侵蝕老牌芯片巨頭的市場份額,隨著德州儀器、意法半導體、博通這些企業的芯片市場份額不斷減少,他們也越來越難以繼續支撐企業福利;相反國產芯片企業崛起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高薪就業機會以及崗位,這實際上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產業升級。

國產芯片迎來發展良機
斷供雖然在短期內確實給國內企業帶來了不小的影響,例如華為也丟掉了全球手機市場份額第一的寶座。但是從長遠來看,這次斷供也激活了國內芯片企業的發展,如今已經開始從低端到高端進行全方面的自主研發。
再加上我們強大的制造能力以及完善的基建設施,等到芯片取得突破之后,就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產業鏈掌控。這也是一次進行產業升級,提供整體待遇和收入的絕佳機會。來源:區塊科技
金大立免費服務熱線
地址:成都彭州市工業開發區天彭鎮旌旗西路419號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