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搜狐網
年方二十,騰訊真切感到了苦楚,相對而言,上一次輪回的“3Q大戰”,只是對外關系的溫和回收,還借機夯實了社交基礎,在移動互聯網戰場無往不利。
談及傷筋動骨,以內部變革為信號,這一次才是真格的,當年的聲淚俱下或者“一次艱難的決定”都只是小打小鬧。
前所未有之變局正在考驗騰訊:于外,阿里、百度、頭條……強敵環伺,還要飽受“投行化”的批評;于內,游戲支柱地位一步步降低,在政策收緊和輿論壓力下,這個現金牛的不確定長存。
當然,騰訊面對的還有更猛烈的,在2C轉向2B的基調下,幾大事業群的調整重組,伴隨著規模不小的裁撤行動,而且面向的是功勞苦勞俱備的10%的中層干部。
這種大刀闊斧的狠辣手段,在騰訊歷史上是罕見的,無論經歷何種自身和行業寒冬,騰訊人員調整都是行業中最穩妥的變現,沒有刀光劍影,也不見殘酷血光,但這一次騰訊不一樣。
對比BAT,阿里和百度都曾經弘揚過狼性文化,對內對外喊打喊殺,騰訊一直比較佛系,那是建立在現金牛和產品根基的“雙二人轉”基礎之上。
現金牛領域,是投資+游戲:騰訊建立了游戲為根基的娛樂帝國,把免費和付費玩得風生水起,還通過有效的投資并購組合建立產業護城河,并獲得不菲的投資回報。
產品維度,是QQ+微信,有傳承,有升級,更有主次地位變遷,雙保險的產品架構,護航騰訊從PC互聯網,安全蹚過移動互聯網的深水區。
但現在,前述內外變局,打破了騰訊二元商業模式的安全堡壘。
在現金牛和產品戰場,騰訊是防守的一方,要遭遇阿里、百度、頭條的連番沖擊,頭條系已經沖進了社交的大本營,阿里又在投資領域寸土必爭。
更重要的是,以產業互聯網為核心,百度、阿里在人工智能、云計算兩大領域的滲透程度,都要強于騰訊。
放到PC互聯網,這類B2B業務只是科技產業的一個分支,而且前途不確定。但走向未來,人工智能和云計算,成了整個科技產業的基礎支撐。可以大膽地想象,未來的社交、電商、資訊、支付……都是建立在人工智能和云計算的基礎之上。
這并非危言聳聽,環顧全球,上一個科技時代的勝利者,也就是消費互聯網的得益者,都在遭遇巨大危機。美國的蘋果,霸主地位不斷被亞馬遜、微軟反超,后兩者正是云計算、產業互聯網占據優勢的企業。
而在國內,騰訊無疑是類比蘋果的那個消費互聯網得益者,壓力如出一轍。
以馬化騰推崇的“互聯網+”為例,以前可能是簡單的“社交+”,也就是微信+、QQ+,只要給第三方企業導用戶、導流量就行了。
但現在,互聯網+,是IT基礎設施+。BAT需要提供的,在流量之外,更重要的是算法、算力和數據,也就是人工智能(AI)、大數據(Big Data)和云計算(Cloud Computing)恰是產業互聯網最關鍵的ABC。
面對這一次危機,騰訊無法佛系。
金大立免費服務熱線
地址:成都彭州市工業開發區天彭鎮旌旗西路419號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