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個人行為正逐步的被數據化,銀行正轉變為通過大數據分析來對貸款人進行資質審核和風控監察,我們越來越成為一個透明人…那些多頭授信負債的賭徒們正迎來暗黑時刻。
1、前兩天一則新聞或許被很多人忽略了,但它很重要
5月9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了《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我們暫稱為《網貸暫行辦法》,并附了答記者問。
這是監管層第一次對網貸做出的規范性文件(之前打擊P2P網貸時也出過一些指導意見,但那屬于非正規網貸),對我們理解網貸的未來方向有很大作用。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條是:單戶用于消費的個人信用貸款授信額度應當不超過人民幣20萬,且授信期不超過一年。
網貸主要有兩個用途:一個是個人消費,另一個是生產經營。個人消費授信上限是20萬,但生產經營類的個人貸款上限雖沒有統一規定,但要求各商業銀行也得確定一個額度的上限。
在網貸資金使用上,除了“不能用于買房買股”外,還不能用來“償還住房抵押貸款”,這其實堵住了網貸的一個重要使用渠道。因為房子增值,很多人會把按揭房貸尾款結清讓房子變成全款房、再抵押貸款出更多的資金,這是很多人在操作的融資方式。過橋資金(也稱贖樓資金)從哪來?可以自己的錢、可以親友的錢、可以貸款機構的錢(小貸公司/民間借貸/信托等),當然也可以是網貸的錢。
主要是網貸的錢來得容易(隨時提取、不需要繁瑣手續)、且費率較低(日息萬分之五、月息1.5%,且按實際使用天數計息),所以網貸作為過橋資金使用非常廣泛——另一個渠道就是信用卡還款。
雖然這是針對商業銀行的網貸辦法,但其他的網貸機構(如小貸公司、京東金條/百度有錢花等網貸平臺)也會參考,所以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它的后果是什么呢?那些通過擼網貸、在很多網貸平臺獲得過多貸款的人正面臨爆倉風險——一旦網貸機構要求提前還款,這些“拆東墻補西墻”的人很可能會面臨逾期。
《網貸辦法》的出臺,只是近兩年銀保監會/央行等監管機構打擊高杠桿負債套利者的一個延續。
2、以前銀行信貸是有很多漏洞可鉆的
銀行信貸授信不上征信、信用卡分期只顯示每期債務、網貸甚至不上央行征信……也因此有了套利空間。
某人可以陸續在多家銀行申請信用貸授信——先把額度申請下來,放在那里暫時不用,等多家銀行都申請一遍后再集中提取,以此獲得更多的貸款;
為了降低信用卡負債,可以把賬單分期,本來消費12萬的債務,但分12期后征信上卻只顯示負債1萬(當期還款金額),以此降低債務;
因為網貸不上征信,所以同時在多家平臺申請貸款且不歸還,美其名曰“憑本事借來的錢,為什么要還?”
……
有些人就據此空手套出了大量的錢,并發展出了一套“以貸養貸”的信貸接龍玩法——用新貸款去還到期的貸款,以此循環往復、騰挪出一筆長期閑置的錢……有人拿這錢去做生意、有人拿這錢買房、有人拿這錢去揮霍。
這就是監管層所說的“過度授信、多頭共債”——本來只有10萬塊的還款能力、最后卻借了100萬,在多家金融機構同時借款、同時負債,稍有不慎就會壞賬爆倉。
去年在打擊網貸時,監管層已要求網貸借款人違約記錄要上征信;
今年1月份二代征信已上線,其中就增加了銀行信貸授信得上征信(像信用卡一樣,授信額會顯示在征信上);
信用卡分期余額,也得上征信;
買房貸款時,以前只上主貸人征信、現在也要上參貸人的征信,以此避免債務轉移。
更早些的2019年9月,北京銀保監會印發《關于加強銀行卡風險防控的監管意見》,其中就有“嚴格信用卡授信管理”、“轄內商業銀行應嚴格執行統一授信管理,對客戶名下的多個信用卡賬戶授信額度、分期付款授信額度、現金提取授信額度等合并管理,不得突破設定總額授信額度上限,并將客戶名下他行信用卡授信額度納入本行授信額度合并管理”。什么意思?就是個人的總授信額度有個上限,比如50萬…就是所有銀行的總授信是50萬,這家銀行多些、那家銀行就得少些。
《網貸辦法》第二十六條,“授信與首筆貸款發放時間間隔超過1一個月的,商業銀行應當在貸款發放前查詢借款人信貸記錄,重點關注借款人的新增貸款情況”,其實就是圍堵借款人在多家銀行先授信再集中提款的漏洞。
信用卡降額封卡、授信額下降甚至消失、多頭授信時要求提前歸還借款……在不久的將來即將到來、甚至已經到來。
3、在科技創新下,我們每個人正在逐漸的被數字化、并成為一個透明人
早上一睜眼,我們會首先打開手機刷下微信、微博、抖音,據此就會留下興趣喜好的數據;
早上乘地鐵去公司,會留下行蹤路徑的數據,地鐵上是看新聞、看視頻、看電子書、還是聽音頻內容,就會留下閱讀偏好的數據;
在公司的樓下買份早餐,就會留下支付記錄的數據;
中午點份外賣,也會留下消費金額和口味喜好的數據…辦張信用卡、網絡購物、工資個稅、金融理財等等都會留下數據。
當這些數據足夠多、也就成了大數據,通過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就大致能判斷出你的經濟收入水平、消費潛力需求、個人口味偏好、履約信用能力……你以為你很隱私,其實在某些人的眼里你早已被“看透”。征信報告,就是對你的借貸數據(負債額/負債率/履約情況/近期征信查詢記錄等)進行收集分析;個稅流水,就是對你的真實收入數據進行收集分析;芝麻信用,就是對你的消費數據進行搜集分析……而這些數據,統統構成了銀行對你的評價,并決定是否給你貸款、貸款多少以及貸款的利率。
現在的銀行是金融公司?NO!是科技公司。
信用貸款的發展趨勢是什么?
貸款人還款資質能力分析大數據化、貸款風險控制數據模型化、貸款審批放款自動化……總之就是一個目標——減少人為干預,盡量的系統化、自動化、AI化。
隨著個人信息被更廣泛的搜集分析,以前那種惡意擼網貸、多處借貸的高杠桿賭徒正面臨窮途末路。信貸的漏洞正逐漸堵住、信用卡的黑科技正逐漸失效、擦邊球的灰色地帶正成為歷史。時代在變,我們不得不與時俱進,千萬不要與趨勢作對。
在金融去杠桿、居民降負債的大背景下,切莫做高負債、高杠桿的賭徒,以免淪為被絞殺的對象。
金大立免費服務熱線
地址:成都彭州市工業開發區天彭鎮旌旗西路419號二維碼
